這不是教學文,有興趣的網路上有很多好心人發表,可自行搜尋。

使用軟體:photocap,真的很容易上手,照著步驟輕易完成。

 

303371_444332578975567_2077719853_n  

這次總共做了3個版本。

523556_444332722308886_638918681_n  

4*6照片可以裁成兩張。

536594_444332745642217_1027026618_n  

建議可以在萊爾富快速列印,先試印一張出來看成果。

ok的話,再去便宜的相館大量沖洗。

544668_444332682308890_1897525630_n  

完成了,很有成就感喔!

有興趣的人也可以自己試試。

文章標籤

josh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抓周的由來:相傳魏晉南北朝時即已存在,北齊顏之推著的《顏氏家訓》中就記載了這一習俗:「江南風俗,兒生一期為制新衣,盥浴裝飾,男則用弓矢紙筆,女則用刀尺針縷,並加飲食之物及珍寶服玩,置之兒前,觀其發意所取,以驗貪廉智愚,名之為試兒。」

隨著時代演變,捉周的物品也隨之變化,現代常見的有聽診器、手機、口紅、麥克風、、、、等等。
流傳兩千年的文化,這人生首次的性向測驗,準不準也無從考據,抱持著好玩的心態,就當作和孩子的一場遊戲。

 

蘆洲李宅:坐落於大台北鬧區,占地兩千坪,超過百年歷史的建築,名列三級文化古蹟。近年來古禮抓周、收涎等活動吸引大批人潮參加,名額都在一個多月前就被搶光,有興趣者,最好提早上網報名。

 

好像廢話太多了,開始來看圖說故事吧!

DSC00768.JPG

蘆洲李宅大門口

 

 

DSC00769.JPG DSC00770.JPG DSC00771.JPG

裡面不但有草坪,還有很大的蓮花池

 

 

DSC00773.JPG

報到處。小喬許這次報的是假日下午場,一點半開始報到分組。

 

DSC00774 DSC00782 DSC00784 DSC00789

 

DSC00795

 

DSC00801

然後依序在文武門前拍全家福大合照。

拍完照片後,在等待抓周重頭戲的同時,有好幾處的遊戲區,可供遊玩拍照。

 

 

DSC00791 DSC00792 DSC00793

另外還有點心區,提供茶點飲料。
這裡的綠豆湯還真好呵。

 

 

 DSC00837 DSC00846

還沒輪到可以先去摸幸福金蛋、敲智慧鑼

 

 

 DSC01156  

摸金蛋旁邊有紀念章可以蓋。
也不知道蓋在哪裡,反正跟著別人亂蓋一通。

 

 

DSC01157  

是不是應該蓋在這張證書上啊??!!

 

 

DSC00906

田野美商店領取御守,免費的只有一個,加購一個90元。

 

 

 

 

DSC00862 DSC00869

還提供一些有趣的拍照道具。

 

 

DSC01014

等待的空檔,也可以在此DIY手腳模。

 

 

DSC00885  DSC00887

DSC00893

重頭戲抓周來了。戴虎帽、穿虎衣、虎鞋也太可愛了。

抓周過程全程錄影,建議多找個親友來幫忙拍照喔!

抓周的結果:書本、算盤、金元寶。學者從商然後賺大錢啦!哈哈哈!

 

 

 DSC00913 DSC00914 DSC00930

DSC01003   

這裡面真的好大,如果不趕時間可以四處逛逛拍照留念。

 

DSC00766.JPG

 

蘆洲李宅地址:新北市蘆洲區中正路243巷19號

先找到中正路的空中大學,對面巷子進去到底就是了。

 

蘆洲李宅官網

 

josh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幾年政策強力推廣母乳哺育,加上配方奶一漲再漲,為了寶貝的健康,同時也為了省荷包,自然而然我們小喬許也加入母乳的行列。
 
只不過才剛卸貨,還在虛弱狀態,護士就催促著要擠奶,說什麼濃稠的初乳含有特別多的抗體是寶寶最天然的營養品。
此時乳腺還未通,當然就是用手擠乳,感覺就是滴滴珍貴,然後痛不欲生。
擠奶的痛和脹奶的痛,有些人說比生小孩還痛,沒親自體會應該很難感受。
 
接著就是親餵,現在很多醫院都鼓勵母嬰同室,可以提早學習照顧寶寶增進親子關係,同時也方便餵奶,剛出生的嬰兒胃只有一顆彈珠大,一天最少要餵到8~12次,護士會鼓勵多親餵能刺激疏通乳腺。
此時的馬麻嚴重睡眠不足,把拔又要去上班賺錢,真的累了嬰兒就推去嬰兒室吧!未來的路還很長,保證將來讓妳餵到手軟。
 
2012-12-01-296.jpg  
 
不知道是偷懶擠的不夠勤勞,還是本身奶太多,沒幾天就開始會脹奶,3~4小時要擠一次,乳腺還是不太通,於是妳就會常聽到乳腺炎這個詞,我懷疑這根本是護士用來恐嚇媽媽的方法,冬天的大半夜起來擠奶,真的會讓妳後悔幹嘛懷孕,產後憂鬱症和擠奶應該有很大的關係。
 
這篇是抱怨文嗎??不是要介紹吸乳器??
 
在婦幼醫院自費多住了兩天就順利排到月子中心,除了離家近,醫生每天會來巡房,對於沒經驗的父母,醫院的月子中心是不錯的選擇,雖然沒有豪華的裝潢設備,但有醫院的醫療系統作後盾,的確會讓人安心不少。
像小喬許有新生兒黃疸的問題,就可以直接安排在醫院照光。
 
 
此時奶量逐漸增加,月子中心提供了美樂醫用專用型吸乳器可以借用
美樂醫院型  
很大一台,但是真的很好用,要不是一台要價四萬五,真的很想買回家,
美樂官網友提供租借服務,一個月租金約1200元。不過以一般平均餵母奶可以餵到10個月左右,租金就要一萬二,划不划算要自己衡量看看。
 
 
 
月子中心雖然是產婦的天堂,本想住滿一個月的,想到一天要5600元,少住一天可以買嬰兒床再少住一天溫奶器消毒鍋都有了,再少住一天可以買三箱尿布,於是大概住了20天吧!就打包回家。
 
回家擠奶怎麼辦??於是老公上網搜尋一番,網路上好評如潮:新安怡《Avent》手動擠乳器,醫院對面的婦幼店立馬打包回家。
手動又是單邊,老婆沒有馬上翻臉算是不錯。
雖然它攜帶方便、吸力頗強,老娘擠奶已經很累,就這麼命苦還要手動。
於是第二天就認賠賣出了。
 2013-01-15-032.jpg  
 2013-01-15-033.jpg  
 
 
2013-01-15-034.jpg      
  

以下為官網介紹:

新安怡《Avent》ISIS PP手動擠乳器【奶水儲存瓶組】

ISIS吸乳器能快速、舒適、安靜的協助媽媽吸出乳汁,如同寶寶吸母乳時的節奏,

特殊矽膠花瓣按摩護墊會輕柔的按摩著乳暈四周,自然無痛地刺激乳腺分泌乳汁。

 

本產品互通性高,可套用奶瓶、免洗奶瓶、儲存瓶、魔術杯。

 

儲存瓶的密封墊換上奶嘴,就可直接餵食寶寶。

組件包含:

●吸乳器喇叭主體
●1個密封墊
●1個新生兒奶嘴及無菌奶嘴封蓋
●花瓣按摩軟墊
●1個125ML/40OZ PES防脹奶瓶
●1個蓋座兩用墊

製造地:英國

1.使用前請先用清水洗淨,消毒後再使用。
2.奶嘴如有破損時,請及時更換。

3.矽膠配件(矽膠閥門/白色鴨嘴/花瓣按摩軟墊)均為消耗品,如遇硬化應做更換,可加強機器穩定度。

 
 
有了月子中心的美樂美好體驗,雖然貝瑞克的風評好像比較好,這次老娘自己做主,就是要美樂,還要電動雙邊。
接到聖旨,老公馬上乖乖照辦。
用後結果,好像馬達真的有點聲音,但也不至於太吵,吸力方面不用開到最強就已經夠用,外出找不到插頭還能裝電池,體積也巧小玲瓏。反正就是整個滿意。
接下來將近一年乳牛的生活,多虧了這台小美樂。
 
 
2013-03-31-358.jpg  
  2013-03-31-359.jpg    
 
 以下為官網介紹:
小型雙邊電動吸乳器 Mini Electric Plus
 
 
. 適合中、長期使用。
. 美樂吸乳器完全根據嬰兒吸吮自然節奏(吸、放、停)而設計的吸乳器,比一般吸乳器省力50%,大大減少吸乳時的
   疼 痛,可做單或雙邊用。
. 全新活塞和薄膜設計,吸乳時能增加流量20%~30%,減低溢奶的可能。
. 上班族媽媽專用,可做單、雙邊使用。
. 每一種吸乳器皆可依個人體質調整最舒適的吸力。
. 吸力強弱在0~250mmHg安全範圍內,保證安全舒適。
. 附變壓器,可使用電池(2號電池2顆),交直流電通用。

. 瑞士原裝進口,內附中文使用說明書。
. 盒裝尺寸:23 x 10 x 27 cm

 美樂吸乳器

 

 

  2013-04-06-421  

母乳的保存,又是一門很大的學問,以後有空再說給大家聽。

下面這些奶後來都丟掉了,實在很可惜。

IMAG2574  

josh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12-07-266.jpg  

還沉浸在為人父母的喜悅中,醫生冷不防告知小孩有黃疸現象,指數過高,要送到新生兒加護病房照光。

初聞乍聽,感覺像從天堂被打入了地獄。除了心裡的恐慌之外,也擔心送加護病房治療,費用會不會很高?

究竟什麼是新生兒黃疸?真的有那麼恐怖嗎?

 

2012-12-07-267.jpg  

其實,新生兒黃疸在黃種人是很常見的,大約有七、八成的比例。主要的原因是新生兒有較多的紅血球數目,而且他們紅血球的壽命又較成人的短,紅血球被破壞後經一連串反應產生膽紅素。此外,新生兒的肝功能尚未成熟,吸收、轉換與移除膽紅素的能力都較差,此膽紅素沉積在皮膚即所謂的黃疸。

通常新生兒在出生兩天後,就可以用肉眼看出皮膚有點黃,在3~5天到達高峰,7~10天多半就會消失,這時黃疸指數(血清膽紅素值)一般不超過15mg/dL就屬正常范圍。

 

2012-12-07-268.jpg  

目前對於新生兒黃疸多以照光處理,少數黃疸指數太高的則須換血。基本上照光是以藍、綠光為主,方便、無侵襲性、副作用少。但不宜用太陽光或是日光燈直接照,如此不但無效,甚至還會增加脫水危險性。

關於黃疸照光,目前健保都有給付,只需自付少許的材料費。

以小喬許在婦幼醫院的經驗,送加護病房治療剛好是自費在等月子中心的時候,反而還省了自費病房的金額。

2012-12-07-269.jpg  

雖說新生兒黃疸是很普遍的現象,通常都會自己消失,但如果你的寶寶的黃疸持續兩星期以上,此時已非屬新生兒黃疸範疇,多為病理性黃疸,請儘速就醫以查原因。

  

更多關於新生兒黃疸知識可參考A+醫學百科

 

josh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0490.JPG 

天啊!我的上門牙怎麼好大顆,齒縫又開,是不是沒長好啊?!

其實不然,看完以下的文章,家長就可以放心了。反而牙齒太小,排列又過於緊密的牙齒,雖然很好看, 卻是要特別注意。

 

 乳牙除負責咀嚼、發音及美觀等功能外,更有為將要萌發的恆牙佔好位置之重要功能。所以千萬別相信「只要恆牙保養好,乳牙壞了沒關係」這種似是而非的說法。牙醫師最喜歡牙縫又寬、乳牙又大的牙齒,因為容易清潔,恆牙也會有充足的空間。反之非常小巧、排列緊密的小乳牙雖然好看,家長可要特別當心。

 

1.寶寶長乳牙的時機

  一般的小孩會在六個月至一歲半之間始長牙,時間早晚與牙齒的健康並無關係,如同身高一般,每個人長高速度及時間不一樣,只要在正常生長的範圍內,都是可以接受的。

  乳牙的生長,大多是下顎門齒先萌出,上顎門齒再接棒,直至三歲前後共長出二十顆乳牙才結束。長牙過程中因牙齒必須穿過牙齦,會有小傷口而令寶寶感到不適,因此必須加強口腔清潔,以免小傷口發炎惡化。

 

2.保養寶寶乳牙的步驟'

  媽媽們常抱怨說:「我家小朋友每天都有刷牙,為何牙一顆接一顆?是不是天生體質差呢?」其實蛀牙及牙周發炎,都是因為牙齒表面的壞細菌作怪,只面徹底清理口腔,減少高糖黏性食物,確實可完全防止蛀牙。

 

3.家長要勤為寶寶清潔口腔

  乳牙尚未萌發的寶寶,建議在進食後再喝一點清水,每天定時以小紗布清潔口腔及舌頭,減少口腔感染疾病。當乳牙萌發後,可利用小紗布及小型軟毛牙刷;兩顆牙齒為一單位,在牙齒表面圓圈刷牙 (學齡前兒童暫不用技巧性高的貝氏刷牙法)。

 

4.建立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刷牙習慣的養成,應由日常觀察開始,我過去晚上刷牙時將兩歲的兒子帶進浴室,給他一把小牙刷玩耍,當我清潔完再幫他刷牙,會大大減少牙刷深入口腔的恐懼感。現在我的兒子四歲了亦習慣每天刷牙,但我也瞭解以四歲小朋友而言,手的技巧不可能清潔每一死角 (正如他自己洗澡不一定乾淨),所以事後我必再檢查死角與進一步清理。

  學校老師及牙醫師須教寶寶如何刷牙,但檢查是不是徹底清潔,必須靠「牙菌斑顯示劑」,市面上有液劑及錠劑兩種,未達清潔標準會讓牙齒表面顯示紅色,經清潔牙齒表面將呈無色透明,幫助小朋友有個客觀科學的標準,來分辦刷牙一分鐘與刷牙五分鐘的差別在哪裡,比爸媽的訓話訂嚀更有說服力。同時爸媽每天為小朋友「洗嘴」補強,清潔死角一次,能確保清潔、增加親子感情。

 

5.口腔定期檢查

  另外每六個月牙醫師定期檢查,更可徹底檢查口腔內各處死角,同時也可令小朋友與牙醫師熟悉。發現有小問題,可輕鬆的立即治療而不至釀成巨災,讓小朋友身比受到不必要之痛苦。同時在牙醫師的指道下,使用氟化劑及牙齒封填劑,加強牙齒表面的防禦能力,在現今甜食零食充斥的環境中是一種雙重保險。

 

6.乳牙的修復

  乳牙的修復和外科手術有些類似,主要是把壞的東西切除,換上人工的代用品。但困難度有時候更高。除了小朋友的合作,同時要考慮人工代用品要容易青潔,是否能保持將來恆牙的空間,也不能妨礙換牙的過程。因此,品質要好以免發生持續不斷的後遺症。

  當年齡很小 (小於六歲)而蛀牙非常嚴重時,治療過程的疼痛及小朋友不能合作,將令品質降低,同時牙科器械將會對悸動的小朋友造成危險。因此少數嚴重病患,常安排至醫學中心或專科診所,在吸入生麻醉下進行牙科治療,是種更安全更有效率的方法。

 

7.失去乳牙的補救措施

  每天還是看到很多乳牙蛀的太嚴重,或因摔斷等外傷而必須提早拔除,除咀嚼美觀及發音等問題外,最擔心的是鄰近牙齒倒入缺牙區,令恆牙萌發受阻或萌發到非常奇怪的位置,導致將來恆牙要拔除或需長時間的矯正治療。因此拔除乳牙後的空間維持器,可說是種投資少而報酬大的預防工具。

 

8.齒顎矯正的最佳時機

  約70%患者應在十~十二歲開始齒顎矯正治療,原因是牙齒的更替已近完成,可在短時間內同時將所有的牙齒一起排列整齊,並且放在一個健康穩定的咬合關係,如需要更可配合保守性面顎骨牽引法矯正顎骨位置。

  少數患者 (約15%)必須更早開始,如恆牙生長方向異常、向鼻腔方向萌發,越晚治療則距離正常位置越遠,因此要在八~九歲改變生長方向,以免日後費時費事增加痛苦。

  目前多建議在八歲 (恆牙間齒長出後)做第一次齒顎矯正檢,查以確定治療的時機,將使您的矯正治療,耗時最少而效果最好。目前並無足夠証據,支持乳牙矯正後,恆牙能健康穩定,因此並不建議在學齡前開始。

  齒顎矯正分為牙齒與面顎骨矯正兩分。牙齒常因:

(1) 先天體積過大、齒槽骨空間不足
(2) 後天齲齒 (蛀牙)及乳牙過早脫落,造成空間喪失恆牙萌發受阻,或擁擠凌亂,常須由外力 (牙齒矯正裝置)將牙齒牽引移動至健康美觀的位置。

  面顎骨矯正多因先天上下顎骨關係異常,如扈斗或小下巴,一般情況可在青春期前,經顎骨牽引而改善在青春期後或嚴重的面顎骨異常,則須由外科手術矯正。

 

9.牙齒保健團隊工作

  家 (師)長、小朋友、牙醫師是保健團隊的鐵三角。老師與家長應注意小朋友飲,食安排每天固定的時間及明亮的環境仔細的檢,查使小朋友能維持清潔牙齒慣。小朋友從小接觸牙齒保健的觀,培養自動自發的精神。牙醫師則要針對每個小朋友飲食、病史、環境而調整小朋友的清潔保健方

參考資料:教育部數位教學入口網

josh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